金玉良言丨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 ——《道德经》
物极必反,柔弱者居上,是老子学说的核心。他说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,结果反而会占先。有了功名,不要以功名自居,才能远保持自己的功名。相反,稍有点成就妄自尊大、炫耀自己的人,最容易停滞不前,因此他借以自矜自夸的资本也不会长久。这两句可引以戒骄。
物极必反,柔弱者居上,是老子学说的核心。他说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,结果反而会占先。有了功名,不要以功名自居,才能远保持自己的功名。相反,稍有点成就妄自尊大、炫耀自己的人,最容易停滞不前,因此他借以自矜自夸的资本也不会长久。这两句可引以戒骄。
建武二十四年(公元48年),六十二岁的马援再次请命出征。这位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将军站在光武帝刘秀面前,声音洪亮:"臣尚能披甲上马!"刘秀令他试之,马援"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"。这一幕,成为这位传奇将领生命最后的辉煌写照。马援最终病逝于征讨五溪蛮的军旅途中,实现了"
库尔斯克州州长欣施泰因8月6日面对镜头时,语气里带着如释重负的感激:“朝鲜决定帮助俄罗斯解决地雷问题,将派10万名扫雷专家和1000名军事建筑师驰援。”
征侧和征贰,姐妹俩,越南人心里的祖宗牌位,但在当时的东汉,这场起义,连个完整的战报都没留下几个字。
我们今天提到的马姓,据统计马姓人口高达1910万,位列全国第17位。相比于王、李、张、刘这些历史久远的姓氏,马姓出现相对较晚,在历史上也没有形成现象级的世家大族。
公元40年,55岁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主动请缨,率军远征南疆交趾。历经千里跋涉,几度鏖战,公元43 年正月,马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。然而,在经历了3年的征讨后,马援胜利了,但是也付出了近半军士伤亡的惨烈代价。
马援:东汉开国功臣之一。封新息侯,唐德宗时“武庙六十四将”之一,宋徽宗时加封“忠显佑顺王”。 马援一生功绩卓著,平陇西、征岭南,抗击匈奴、乌桓,在战场上屡立战功,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黄粱一梦,讲述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故事;目成心许,描述了幽微暧昧的爱情心事;幕天席地,形容人潇洒不羁的态度......
明嘉靖七年(1528年),创立了“心学”的儒家宗师王阳明,在广西平思田之乱后身患重病,从南宁府宣化县踏上返乡之途。当船行至郁江乌蛮滩北岸(今广西横州市),王阳明不顾病躯难行,执意上岸郑重拜谒了当地的一座庙。
马援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志向与果敢。在孩童时期,他就对外面的广阔世界充满好奇,时常听长辈讲述边疆的奇闻轶事,心中暗自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到远方闯荡。与同龄孩子不同,马援不爱嬉戏打闹,而是常常独自思考,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有着超出年龄的见解。在学堂读书时,他对儒家经典